乳酪杂谈
世人皆知稻粱之味,却未必尽晓乳酪之妙。我生于江南水乡,自幼啖米饮茶,于那牛羊乳品,向来是\"耳食之徒\"[1]。偶见市集有售乳酪者,其价不菲,形色各异,不免令人想起这\"西方之菽粟\"[2]的诸多典故。
考其源流,竟可溯至八千年前。彼时先民驯养羱羊,偶然间使乳汁凝结,遂成此物。而今寰宇之内,乳酪竟有两千余种,软若凝脂,硬似磐石,其味或浓或淡,恰似人间百态。美利坚国岁产六百万吨,独占天下四分,然其民啖之甚少,倒是法兰西人,年啖二十六公斤,可谓\"食酪民族\"[3]矣。
意大利人最重本源,其帕尔马干酪等十余种,皆受官府护持,不容仿冒。瑞士乳酪多孔,世人常戏称为\"月面\",殊不知此乃乳酸菌作祟,每块孔洞各异,倒也应了\"造化弄人\"之理。最奇者当属塞尔维亚驴酪,一公斤需二十五升驴乳,价至千欧,富贵者之珍馐也。而威斯康星州曾制万斤切达乳酪,堪称\"酪中巨灵\"[4],不知分食者几何?
展开剩余39%我辈南人,自幼不识乳酪滋味。偶见北客大啖此物,总疑为药石。后闻知陈年硬酪可贮十载不坏,乳糖不耐者亦能食,方觉此物亦有可取。然细思之,饮食之道,本无高下,一如北方人初尝龙井,亦当蹙眉。
人生百味,乳酪不过其一。愿诸君既能品味稻粱之甘,亦能领略乳酪之醇,方不负造化赐予的万千滋味。
[1]出自《汉书》,此处借指仅凭耳闻未曾亲尝
[2]化用《孟子》\"菽粟如水火\"句,喻指乳酪在西方饮食中的地位
[3]仿\"食肉民族\"自造词,突出法国人奶酪消费量之大
[4]虚构称谓,形容巨型奶酪的震撼效果
发布于:山西省广源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